查看原文
其他

程福蒙 刘作建 || 山东烟台:以初中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推进“五育并举”

程福蒙 刘作建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2-05

导读

山东省烟台市探索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建构中小学一体化“绿色”学生评价体系。

全文共6095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理念和学生发展观念的关键,也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坚实基础。为了巩固“双减”成果、具体落实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端正评价导向,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山东省烟台市在落实国家和省域招生制度改革政策的过程中,于2022年5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探索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中小学一体化学生评价体系,引领区域教育改革,为新时代推进“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烟台市的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探索已有25年历程。1997年9月,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在烟台市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领导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当时烟台市是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注重解决小学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初中分流改革等一系列难度大的关键性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三个突破口,即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突破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突破口,考试、评估制度改革则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突破口。对烟台来说,这是学生评价改革探索的重要起点。2002年至2022年间,国家和教育部层面陆续发布了系列政策文件,为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明确了方向和任务措施。这些都为烟台基于素质教育发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供了遵循和目标。


基于此,烟台市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思考,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一是改革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改革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是改革还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鼓励形成个性优势。概括起来就是:合格+特长,全面+特色,人人成才,人尽其才。为此,结合多年的实践探索,烟台市确定了以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向小学和高中拓展,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招生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改革目标上,烟台的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方向,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寻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策略、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导向作用为己任,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推动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培养模式,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改革内容上,烟台在初中课程考试科目内容之外,对相关考查科目及其他非通过考试检验的领域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培养要求,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


改革策略上,烟台突出重点、强化弱点,梳理明确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内容,使评价结果由仅供参考走向与招生制度改革直接挂钩,充分发挥合格性评价与选拔性评价的作用,将综合素质评价由虚转实、由软变硬,倒逼学生自身走向合格与优秀,达到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确保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战略上,烟台在进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同时,积极落实“双减”工作要求,通过深入推进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强课提质行动、深化作业改革,以及强化督导评估、集团化办学与教师轮岗交流改革等,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区域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设良好条件和生态环境。





实践策略:以综合素质评价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包括提前宣传告知、做好成长记录、成立评价小组、实行科学评价、规范结果公示、加强档案管理等六个步骤。在实践中,烟台市突出强化了评价标准的前置、评价内容的重构、评价过程的引领。


1. 标准前置:结果运用,关注成长


首先,结果运用提前告知。为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作用,烟台市在实践中提出了利用综合素质评价这根指挥棒探索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情况的等级赋分制度。烟台市教育局在《意见》中明确提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从2023年起,探索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级赋分,分数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阅读量每年达到150万字、参加家务劳动评价达到优秀等级、社会志愿服务评价达到优秀等级,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获评A等级的必要条件”。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进行等级赋分纳入中考,这是关乎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大事。基于此,将评价结果使用、评价标准提前告知,是做好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必要步骤。


其次,评价标准事先研制。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落实,细则制定是关键,尤其是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指标项目。烟台要求学校依托“五育并举”的标准要求,细化制定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让所有考核都有据可依、有迹可循。如本次改革的突破点——读书、志愿服务、家务劳动进中考成为综合素质评价获评A等级的必要条件。那么,学生单方面评价为“A”应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学生怎样做才能获评“A”等次?由于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结果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评价的结果,因此读书、志愿服务、家务劳动这些单项评价“优秀”的标准太高或者太低,都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为此,烟台在引导区市、学校制定单项评价“优秀”标准时,要求这三个项目单独考核须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应该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水准。


例如:对于“读书”,“150万字”是对量的要求,质的要求是课外阅读物的标准要基于课程标准,配合语文课程学习,精选古今中外语言规范、思想艺术性高的名家作品,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有正面和促进作用。对读书内容的考核要求重在两点,阅读量和读书笔记缺一不可。学生每学期都要有具体可查的读书笔记,其要求主要体现在书写及笔记类型方面,学生可以结合阅读内容,写批注型、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和综合型等不同类型笔记,避免读书“虚化”,通过有效阅读使语文素养得到实际提升。这样,通过对“读书”的考查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这也是烟台市对已经开展了20多年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改革以及2019年启动的“中小学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工程”的延伸和接续。


又如:对于“家务劳动”,要求在制定具体质量标准时,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基本情况及学生实际来确定,如在“烹饪与营养”任务群中可以把独立做出三菜一汤作为毕业年级学生的“优秀”条件,学生做到了就能获批为“优秀”。在衡量学生家务劳动具体成效时,还会结合家长评价和学校组织的家务劳动技能比赛结果等进行综合评定。


再如:对于“社会志愿服务”,在对学生可参与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倡导学生用照片、视频、心得体会等进行写实记录,相关服务单位也可以提供有效证明。学生按照学校确定的时长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基本的志愿服务活动就应该达到“优秀”。“优秀”的标准达成,关键在于学生做的过程。


在具体质量的把握上,要求在每学期期末,由师生组成评价小组,按照各学校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成长档案等有效材料或学生展示答辩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2. 内容重构:面上覆盖,点上突破


其一,突出全面发展。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文件精神,烟台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对应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烟台将评价内容进行了细化、具体化,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情况、参加体育艺术活动和社团活动情况、读书成果、综合实践成果、劳动成果等十个方面。这些“标志性成果”主要是难以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进行笔试或实操测试的内容,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对学业水平考试“重要补充”、成为学生评价“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查内容,形成了以学业水平考试为主体、以综合素质评价为重要补充的学生评价格局,确定了从过分重视智育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转变方向。


其二,强化重点培育。在对面上提出统一要求的同时,在重点或薄弱环节,烟台对要着力提升的内容进行了重点强调,力求实现点上突破。比如:对学业水平考试中不容易全面考查但对学生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的读书内容列为“硬性规定”,强化了对“读书成果”的考查,以提升学生对阅读的重视。在“身心健康”方面,增加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查,突出强调了“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心理素质、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和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增加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内容,同时提出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遵纪守法行为等德育成果的考查。基于对学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一步强化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对家务劳动、社会志愿服务进行了重点要求。另外,烟台还对“地方课程”的学习提出要求,将山东省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人生规划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内容的学习也纳入评价范围。


3. 过程引领:重在共建,强调发展


其一,重视学生成长档案的建设。成长档案是呈现学生成长轨迹的有效载体,做好初中生成长记录归档是实现“颗粒归仓”的重要举措。为改变传统结果评价的“唯结果论”,烟台要求学校用好电子档案袋评价,使其承载学生每个阶段的风采展示,直观反映每个学生在某段时间内和某个素养下的努力痕迹、进步情况、不足和成就等,以此强化过程性评价,将综合素质评价融入学生的真实成长过程。成长档案的记录既可以进行实录,也可以通过后期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进行反思和吸收,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改进自我。烟台有很多学校利用电子档案袋、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手册等方式记录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如莱州双语学校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包括奖励类、成果类、成绩类、典型事例类、沟通类等五方面内容,以此收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成果,见证学生生命成长的关键节点,让学生的每一次努力都看得见。


其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仅是学期的总结,更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一种导向。为充分保障结果公正规范,烟台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综合素质评价考核标准赋分,真正实现日日有记录、周周有反馈、月月有阶段性表彰、每学期有学生和家长的签字确认。如海阳市里店中学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劳动档案袋,内有每次劳动的清单、记录表、活动感悟、过程性照片和多元评价表及各类获奖证书等,体现了学生在参与中的收获。


其三,重视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在评价过程中,烟台注重引导学校在强化过程评价的同时重视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学校可通过引进电子化平台、利用大数据等,对学生的先前基础、阶段性结果、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在一段时间内该学生各类素养的变化情况,注重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增值评价部分,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更倾向于“不比背景,比努力”,真正实现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发展起点、发展过程、发展结果的评价理念。与此同时,学校还要保障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组建集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学生等于一体的多元评价小组;要保障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注重量化评价,也注重质性、写实评价,既关注个人评价也关注团体评价。




环境创设:建构中小学一体化“绿色”学生评价体系


要真正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杠杆作用,还需要同步进行其他配套改革,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顺利、有效推进创设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其一,强化区域督导评估,指向学生生命成长。首先要着力构建市县校三级督导评估标准,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细化评估指标,从项目上实现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从频次上实现日常督导与阶段性督导相结合,将办学引向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其次要重视对整改问题的回头看制度,以督导促落实,以督查促提升。例如:招远市“一评二挂”中考招生制度改革30多年来,始终如一地将督导评估结果与学校评先树优、校长的绩效挂钩,与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挂钩,彻底解决了初中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把升学竞争变为办学水平的竞争。


其二,借鉴初中改革经验,一体化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在推进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同时,要逐步向小学和高中拓展,形成以初中发展提升为引领、一体化推进学生评价改革的格局。小学段构建基础性、发展性、合作式、多元化、开放性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遵循“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评价理念,实行“分项考核,等级评价”“等级+特长+评语”学生评价制度。高中阶段建立基于典型事件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教师审核等方式,探索更加科学、客观、可追溯的评价机制。通过向两端拓展,烟台逐步建构中小学一体化“绿色”学生评价体系,形成“关注差异,重在激励,累积升级,动态调控,及时展示”的评价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发展的全过程中。


其三,深化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助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印发《烟台市普通中小学强课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烟台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核心素养教学改革和课堂建设工程;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等,促进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育人方式的转变,探索形成轻负优质的教学模式,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化学习成长的需要。


其四,推进集团化办学,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印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意见(试行)》,通过“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乡村校”等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其五,开展培训宣传,争取各方面对评价改革的认同。一方面,重视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学校校长教师、家长等各个群体的培训工作,通过校本研修、班会、家长会客厅、线上家长会等形式进行宣传,确保每一名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了解并理解改革内容。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小初和初高评价、教学等工作的衔接,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理解改革的方向与意图,家校社协同做好学生评价改革。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11期文章回顾
 


杨浪浪丨为学生重塑人生起跑线

褚新红丨以“融慧教育”奠基未来: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

李凌艳  张志红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打通教育评价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王   烽丨开展学生评价要把握好“度”

张   丰  马海燕丨浙江:构建以校为本的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1期 · 本刊视点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程福蒙 刘作建 || 山东烟台:以初中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推进“五育并举”

程福蒙 刘作建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